返回上一页
关闭

广西教师招聘考试:生物教学案例----《DNA 复制的特点》

“教案”就是课时计划,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展开,包括了:课题、课时、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准备、教学过程、教学反思。其中以教学过程为重点。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内容,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。写好教案是对文本和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。

在广西,有些地方在教师招聘面试中会考查教案写作,而且计入分数。同时,在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中,科目二、科目三都有教案写作的题目。

此外,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,教材内容比较多,备考时间比较短,看教案能够快速把握重点内容,腾出时间用于勤加练习。

【生物教学案例----《DNA 复制的特点》 

一、教学目标

知识与技能目标:

概述 DNA 分子的复制;探讨 DNA 复制的生物学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:

通过分析探究实验过程,锻炼自学能力、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目标:

通过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,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科中的重要作用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重点:DNA 复制的过程及其特点。

难点: 体会同位素标记法在实验中的作用。

三、教学过程

(一)设计情境,导入新课

由本节教材开头提供的“ 问题探讨 ”中的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作为情境引入,结合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 的双螺旋结构特点,设置问题:

(1)DNA 有几条链组成?

(2)DNA 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物体?

(3)DNA 组成单位是什么?

(4)想像一下,DNA 的复制,怎样使一个 DNA 变为两个,而且它的遗传物质不改变, 那么遵循什么原

(5)理?要复制变为两个,DNA 的链打开吗?需要加入新的碱基吗?

(6)如果我们把原来DNA两条链作为母链,用15N标记,那么新链还是15N吗? 借此引入新课,接下来学习实验。

(二)师生合作,讲授新课

DNA 分子的复制方式——半保留复制

学生自主阅读实验,了解探索 DNA 复制复制方式的实验。结合课本图示,组织学生讨论,解决以下问题:

实验共分几步?

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?为什么要用15N进行标记?

实验中的半保留复制如何体现?

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,注意巡视答疑。讨论结束后,每组派代表讲解流程并回答问题,教师予以总结。

(三) 图文结合,巩固提升

由学生合作,绘制“证明 DNA 进行半保留复制 ”实验的流程图。

习题练习。

(四)作业拓展

由学生进行总结,谈一谈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。之后布置作业,利用同位素标记法

设计一个实验,题材材料任选,下节课交流谈论。

四、板书设计

 

 

五、教学反思

上一篇:广西教师招聘考试:英语教学案例---《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(section B let’s talk)》
下一篇:广西教师招聘考试:化学教学案例---《镁的性质》

热门推荐